当前位置: 防腐油 >> 防腐油优势 >> 29种国标红木一览及要点简析
版《红木》国家标准于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国标在年版基础上略作微调,对红木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共有5属8类29种(见上图:东方经典版国标红木一览表),大多产自东南亚、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
版《红木》国标变化内容如下:
1.花梨木类的鸟足紫檀、越柬紫檀被认定为大果紫檀的异名,被剔除;
2.黑酸枝类的黑黄檀被认定为刀状黑黄檀的异名,被剔除;
3.乌木类的蓬塞乌木被剔除;
4.原归于乌木类的毛药乌木改归于条纹乌木类;
5.鸡翅木类的铁刀木改归于决明属。
缅甸花梨(大果紫檀)是中档紅木的主流用材,材质不错但品相一般,甚至还不如入门级低端红木非洲花梨(刺猬紫檀)。刺猬紫檀被列入濒危保护,而大果紫檀始终落选,原因是资源存量大,越柬紫檀与鸟足紫檀并入后更不用说。品相一般又不稀缺,严重制约了缅甸花梨的升值空间。
5属是树木学的划分,8类是按木材商品名分类,29种则是与树种唯一对应的学名。木材在国内外市场流通时都会使用商品名,因为学名往往过于专业而且冗长。但我们要反复强调的是,消费者购买红木家具时务必对照《红木》国标,认清用材学名并让商家在销售单上写明,因为只有学名才是与树种唯一对应的身份证明。例如购买大红酸枝家具,如果开单时只写“红酸枝”,那就可能是7种国标红酸枝木中的任何一种,而它们的价格落差极大。如同为红酸枝木类的交趾黄檀与奥氏黄檀,木材价格相差近十倍。只有写“交趾黄檀”这个与大红酸枝唯一对应的学名才是保险的,只写“大红酸枝”也不行,虽然那是业界通用的商品名,但国标中并无此名。许多厂商只写木类,刻意回避用材的学名,正是为了鱼目混珠牟取暴利。
奥氏黄檀本色家具。奥氏黄檀颜色较浅呈黄白色,俗称白酸枝。做家具时通常会上红色再做漆或胶磨,比真实的本色好看很多。
当前业界编造假红木名称作假牟利的行径泛滥成灾,比如市面上十分常见的所谓“非洲酸枝”和“东非酸枝”,很多人以为真是名贵的酸枝木,但对照《红木》国标会发现完全找不到这两种木材。而它们的真实身份是可乐豆木和成对古夷苏木,都是多元一立方米的低档假红木,与白酸枝等中档国标红酸枝木价差近十倍,与大红酸枝(交趾黄檀)价差更是近百倍。
据《济南晚报》报道,年消费者纪先生花10.5万元买了一批“东非酸枝红木家具”,后经懂行的朋友提醒,送到山东省红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结果证明是假红木,不得不打官司索赔。
另外,《红木》国标明确写明红木是指这29种木材的心材,边材(白皮)不属于红木。红木心材因含有天然油分而呈深色,并具备防腐防虫、耐久耐磨等优异特质。白皮因不含油分,材质不佳、不能耐久,且易受虫蚁侵害。我们认为红木家具完全不应该有白皮,“零白皮”是东方经典红木家具一贯追求的出品标准。
当前红木业界,白皮上色后再做漆或胶磨遮盖的作假行为比比皆是。
《红木》国标对每种红木的界定,除了树种还有密度指标等,例如紫檀密度必须大于每立方米kg(沉于水)。这就可以联系到另一个业界普遍的作假问题:许多工厂习惯把红木煮蜡后再制作家具,号称做成家具不会伸缩变形,攻克传统技术难关。其实煮蜡是把红木最珍贵的油分连同水分一起煮掉,使木纤维碳化,并用工业蜡填充木材管孔,使红木家具失去活性,变成像塑料一样的死木。更不能说的秘密是木材被煮死后能够用火烤弯、不会反弹,开弯板時可以多开几片,利用率提高几倍。但红木的天然油分被煮掉后,不仅品相质感大为失色,更重要的是不再具备防腐防虫、经久耐用的特质,毫无价值可言。失去油分的木材很可能变轻,达不到国标的密度要求,已经不属于红木。
红木煮蜡设备
《红木》国标的出台,对红木市场的规范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新国标依然存在一些明显错漏,损害了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未来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如业界公认的顶级红木之一越南黄花梨,因树种名称一直未能确认至今仍未被列入国标。而明代家具四大名木之一的铁力木(现学名为格木),因和藤黄科铁力木混淆的阴差阳错与国标无缘,至今未能纠错还其公道。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代铁力木(格木)象纹翘头案,年入选中国邮政发行的《明清家具--承具》特种邮票,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明清家具的代表,被印在国家文化名片上。
长按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