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腐油 >> 防腐油发展 >> 张家口蔚县常平仓历史上的国家储备库
张家口蔚县古城景区常平仓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约有多年的历史,常平仓经历过谷物满仓,人们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也经历过被战火洗礼的千苍百孔的年代,它虽然历尽沧桑,但保存的完好如初。
解放后一直作为粮库储备粮食的仓库使用,后来作为国家重点文物进行了保护。
常平仓蔚县在历史上称蔚州,而常平仓属官办粮仓,就如现在的国家储备库一样,常平仓一般都设立在州府,所以蔚县就遗留下了常平仓。
古代的粮仓有很多种,有:皇家粮仓(国仓),常平仓,还有建在民间的义仓,族仓,社仓,军仓(专供部队使用),漕仓(运输途中使用)等。
西仓常平仓作为仓库它的建筑格局是不同于寺庙和民宅的,它主要突出表现的是科学的实用价值和简朴的艺术风格。
常平仓里的仓库建筑外观高大宏伟,墙体厚于其他建筑,大青砖铺设,山墙下厚一米,收分明显,有很好的抗承压能力,还能防鼠,防潮,防热等功能。整个建筑没有什么精美的雕刻和油漆彩绘,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大牢固,朴素大方。
东廒但粮仓又有自己独特的建筑特点,比如:东仓坐南朝北,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布瓦顶,四周没有窗户,只有两扇高大的木门,打开大门屋内没有隔墙,只有粗大的柱子支撑整个屋子,屋顶是传统木制的穿斗结构,这样的结构有更好的撑压力。
屋顶有一个悬山式天窗,窗内设有苇席编织的网格,网格的大小正好容纳一只小鸟的头,这是预防麻雀之类的鸟类偷吃粮食。天窗也起到了一个通风的作用。
天窗仓库的室内为半空心地面,在仓库的前墙下部设有通风孔,又称透风,透风是在仓库地面的下部,并且是曲折迂回的路线,这对仓库的粮食起到了很好的隔潮防腐的作用。
在古代粮仓都设在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通气的风水宝地,常平仓院内设有排水管道,仓外设有水井,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饮用水,还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仓库内仓神又称廒神,仓官,是护佑和掌管仓库的神明。在古代常平仓院内建造仓神庙是很合理的,也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
仓神庙仓神庙和古戏楼的建筑风格很独特,它们连为一体,也称一殿一卷式架构,仓神庙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五间。而戏楼属清乾隆年代的建筑风格。整个庙宇有油漆彩绘,屋檐下悬挂牌匾仓神庙。
仓神庙据说,年,宋哲元部队将蔚县财神庙街的真武庙内的戏楼搬到仓神庙前,仓神庙为后台,戏楼为前台连为一体。当年将常平仓的北墙开了一个豁口,从这里传递戏楼的建筑材料。
常平仓一座粮仓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