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腐油 >> 防腐油介绍 >> 速看今年以来全市共查扣走私冻品1000
“冻品”是指可食用的农、畜、禽、水产品等在冷冻状态下储运与销售的食品,包括冻海产品、冻牛肉、冻猪肉、冻鸡肉及其副产品等。未进行检验检疫的走私冻品可能携带大量寄生虫、动物传染病病原,甚至多种重大传染病,食用可对市民的健康造成危害。那么,我市打击走私冻品的力度如何?走私冻品有哪些危害?走私冻品如何“洗白”?如何鉴别冻品质量?
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市公安局联合相关部门打击冻品走私
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冻品,不仅易滋生细菌、腐烂变质,且存在疫情输入的风险。为确保新冠病毒不通过走私冻品渠道传播入境,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打防并重”的工作思路,严厉打击突出走私违法犯罪,持续提升反走私综合治理效能。
截至8月份,全市共打掉冻品走私犯罪团伙3个,查扣走私冻品约吨,价值约万元,单次查扣超吨案件1宗、超50吨案件4宗。8月30日,市公安局联合市海警局破获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案1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查获涉案船只1艘,查扣涉走私冻品约吨,案值万元。
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积极防范应对疫情输入风险,严厉打击利用“三无”船舶实施走私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共查扣“三无”船舶47艘,涉案车辆14台,价值约1亿元。定期组织相关打私职能部门对全市冷冻库、流通领域商行进行检查,组织开展各类反走私宣传活动,进一步筑牢反走私群众防线和守紧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防线。
走私冻品对健康存在的威胁
“逃避海关监管,偷漏缴国家税收,扰乱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影响经济相关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走私冻品的危害之一。”阳江市公安局打私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外部分禽畜冻品价格低廉,通过走私的方式,使得大量未经检验检疫的冻品流入国内市场,冲击国内的同类产品市场和畜牧养殖业,影响它们正常的销售价格。同时,为逃避我国进口检验检疫,部分走私冻品在境外时便已更换了中性包装,是否来自疫区、是否感染病菌都不得而知,对食用者的健康存在巨大威胁;走私冻品还可能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瘟疫,一旦传播进国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据了解,走私冻品的运输和储存不正规,没有满足冷冻的标准,肉类很有可能变质。有些商家为了让肉看起来新鲜,还会在肉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食用不利于市民的健康。“打击走私冻品,必须从源头上着手,严密监控,多方发力,联防联控,在运输环节坚持‘一线封堵、二线拦截、三线围追’,层层把关,挤压走私空间,打击‘盯梢族’,实现对供货、揽货、保货、入境、运输、市场销售、望风等环节的全链条打击。”阳江市公安局打私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辨别冻品质量有方法
走私的冻品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运输时没有全程冷链,成本较低,相比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便宜30%以上。据了解,牛腱肉的差价是2万元/吨,冻品猪肉及副产品的综合差价约为0.6万元/吨,冻品鸡肉及副产品综合差价是1.2万元/吨,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利润面前,冻品走私层出不穷。
“贴上正常肉类的标识或伪报成低税率进口货物,是‘洗白’走私冻品的常用手段。”阳江市公安局打私部门相关负责人说。那么,市民应如何辨别市场的冻品质量?业内人士建议,市民购买时要注意查看所购买肉及肉制品标签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检验检疫证明等详细信息,购买进口冻肉需查看是否贴有中文标签、记载食品原产地、境内代理商的姓名、地址、电话等,是否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同时,还可以通过外观判断冻品质量,有质量保证的冷冻肉颜色多为浅灰色,肥肉和油脂则呈白色,闻起来没有异味,不过期的冻肉看起来有一定的光泽度;正常的冷冻肉解冻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肉不会有什么变化,而过期冻肉解冻后肉质松软且没有弹性,用手按压肉会下陷且回弹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