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油

承传统拓新路守匠心创辉煌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2023/3/18 14:46:39   

巧手成就卓越,匠心创造非凡。近年来,廉江市涌现一大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技术精湛、善于攻坚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传承手工造纸技艺的曹晓峰、子承父业担起26年养护公路职责的林家翘、钻研家电申报20多项专利的吴桂华……一批批匠心干事创业的廉江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

围绕廉江市委宣传部、廉江市总工会表彰的年“廉江十大工匠”和“廉江十大技术能手”,《南方日报·廉江视窗》持续推出匠心故事系列报道。通过展示他们的干劲、闯劲、钻劲,激励更多人在廉江这片热土上奋勇创新、潜心钻研,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奋斗者。

本期是年“廉江十大工匠”报道的第二期,集中展现5名廉江“匠人”的故事。

廉江十大工匠黄任

用镜头

为时代画像

“跳跃的高度有赖于助跑的长度。”回顾30余年的摄影生涯,黄任将自己视为不断积累的跋涉者。

从“凤凰”“海鸥”到尼康,从胶片相机、数码相机到无人机,从南北大道的拆建工程到樱花公园的建设,黄任的镜头见证了影像由黑白变为彩色,记录着廉江热土上的大小事。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摄影的热爱与执着。

将“工匠精神”融入摄影

“第一部相机花费了我和弟弟近两年的工资。”尽管如此,黄任并不后悔这个看起来有点“奢侈”的起点。当时,他还是一名刚踏入职场的老师,学校经常会请摄影师到校园里为学生拍照。几经考虑,黄任还是“下血本”走上了影像创作之路。

在胶片时期,摄影的成本并不低。据黄任回忆,当时一卷胶卷18元,可拍摄36张照片。此外,因廉江没有彩色冲印店,他需要坐公交去湛江市区冲洗照片,为此要花上一天时间:“每按一次快门,就要花掉一元钱。”

但当黄任将照片捧在手上,心里就只剩下欢愉。有一次,他拉着牛车去交公粮的途中,遇到飞机给甘蔗喷洒农药,立刻跑回家取来相机拍照,完全把公粮忘在了路上。“那是我第一幅获奖作品,叫《科技显威力》。”黄任介绍。

廉江市历届红橙节的开幕式及系列活动,黄任从不缺席;每年樱花公园繁花盛开之际,如织游人的幸福笑脸让他备受鼓舞;西环大道、东环大道以及九州江大道的建设过程在他镜头下定格……

去年春节,疫情暴发,黄任没有忘却记录时代的使命。大年初一晚上,他顶着寒风冒着细雨,独自前往街道、商场、樱花公园,边录像边拍照:“在特殊的时刻,更能彰显摄影的力量。”

街道的宣传标语、学生居家学习的画面、部分乡村从封村到恢复正常出入,黄任用镜头一一真实记录。“这一年多来,每天我都坚持拍照记录生活点滴。以后,它们将会成为最珍贵的历史瞬间。”黄任说。

热爱摄影的黄任,曾获湛江市第十四届文艺精品奖“特殊成就奖”、廉江市文艺精品奖“特殊成就奖”,共计多幅作品在国际、全国、省摄影比赛中获奖、展出,先后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50多家媒体采访或作品传播。

既是“孩子王”又是领路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孩子打交道是黄任的日常。

“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童真和好奇,你必须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用镜头捕捉到最生动的孩童影像。”黄任表示,在拍照时,他从不将自己当作一名老师或校长,而是以摄影人的角度去静静等待、观察、抓拍,记录一桩桩童真趣事。因此,学生总称他为“孩子王”。

获得了学生的青睐,如何让摄影走进他们的生活,做好“传帮带”的领路人,是黄任近年不断思考琢磨的问题。

为此,他在学校积极开展摄影兴趣小组第二课堂,多次举办摄影讲座活动,授课师生超人次。参加广东省教育厅、湛江市教育局举办的多届中小学师生艺术展演,屡获佳绩,并辅导学生参加省、市艺术展演,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11次。

与此同时,黄医院、廉江市公安局、湛江市公安局、湛江市麻章区、湛江市摄影家协会举行个人摄影讲座,授课摄影者超人次,并于年举办“黄任、黄志理孖仔摄影展”,致力让更多爱好者走进摄影的世界。

“激情是动力,执着是毅力,创新是生命力。”黄任以此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的下个目标是成功举办个人摄影展,展示家乡的美丽和人民的勤劳,并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南方日报记者陈思亮

廉江十大工匠曹晓峰

手工造纸

让传统重焕光彩

清晨,廉江市青平镇斑鸠林村日禾民间工艺社内已是一片忙碌。工人们将构树皮剥皮晒干,原材料经过浸泡、漂白等多重工艺,搅拌成纸浆,最后晾晒而成一张张带着花草清香的纸。

穿梭于厂房间,不时分配网框、指导技法的年轻人,便是曹晓峰。年大学毕业后,他将父母经营的手造纸技术设施搬迁,将祖业旧址手工造纸作坊的发祥地改造重建,重塑“油行门手造纸”,并注册为日禾民间工艺社。

花叶与纸张的邂逅

红色的杜鹃花、绿色的竹叶草、紫色的大蒜皮,还有农村随处可见的香蕉叶、牵牛花叶子、稻草……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与构树皮的邂逅,成为日禾民间工艺社的主打产品——花草纸,为传统手造纸开辟出崭新的审美道路。

构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树皮非常适合做花草纸的原材料。据曹晓峰介绍,花草纸纸张密度大、不易透风、不易爆裂、耐折叠,同时具备防蛀、防腐的特点,放上几百年也没问题。

耐用之外,花草纸质感和纹理也别有韵味。曹晓峰在造纸过程中采用“蛙式手造纸”,在网池里用蛙泳的手式搅动纸浆,散开的纸浆纤维会在网格上自然形成不规则的凹凸浮雕纹理,成为风格独特的“凹凸纹纸”。

“花草纸具有很强的创作性和可塑性。”曹晓峰尝试将皮革、布料、流苏、有机玻璃等融入造纸。目前,工艺社已经开发出包括凹凸纹纸、花瓣纸、自然纤维纸、云龙纸、石印纸、麻丝纸、滴蜡纸、暗花纸共计8个系列的产品。

花草纸被珠三角或长三角的厂家进行艺术加工,制作成书灯、相册、相框、名片、信封、服装吊牌、扇子、宫灯、包装盒等,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近期,我们在纸张里加入猫薄荷,用其制成的纸质逗猫棒深受消费者青睐。”曹晓峰说。

传统技艺重获价值

传统手艺要焕发新的生命力,创新是关键。

在继承先辈手工造纸技艺的基础上,曹晓峰研究发明出“古法造纸速溶浆”技术,只需带着一张网格、一小袋纸浆、一个盆,即可体验造纸的乐趣。去年疫情期间,他向美国试销价值50万元的“速溶浆”,广获好评。

“速溶浆”降低了入门门槛,造纸工艺得以走进校园。曹晓峰往文化教育领域寻找新的销售发展方向。他在北京、上海拓展校园新阵地,首创校园课堂古法造纸术的教育活动:“孩子在造纸中收获的乐趣,是电子产品所不能赋予的。”

与此同时,曹晓峰以宣传“廉江手造纸技艺”为着力点,推出“古法造纸旅游体验”活动,将日禾民间工艺社作为乡村旅游新热点。目前已有超过人到厂旅游体验,让手造纸工艺走进大众的视野。

曹晓峰还醉心于艺术创作,先后参与迪拜艺术工艺品展、香港国际民间艺术品展等,并在相关比赛中屡获佳绩。在广州第二十五届秋季艺术博览会上,曹晓峰夫妻俩以娴熟的“廉江手造纸技艺”,吸引众多的博览会展客,5天时间内销售0多件手造纸制作作品。

接下来,如何让手工造纸与机械化生产的结合更紧密,是曹晓峰探索的方向。“要拉近造纸产业和终端用纸者的距离,才能让造纸行业永葆活力。”他说。

南方日报记者陈思亮

廉江十大工匠吴桂华

钻研家电

申报20多项专利

从工艺人到工程师、车间主任、公司副总经理,吴桂华凭着脚踏实地和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潜心研发,匠心以恒,创新进取。

12年来,他一身工装不变,一颗匠心不改,始终扎根岗位,创新开展了多项产品的研发,技术中心成立以来累计申报1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

研发10秒漏水检测装置

吴桂华年加入广东众星电器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工艺员。还是新人的他,总是抓住企业提供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研发项目,不断提升自己。

该公司制造的电热水壶主要出口欧美,对产品制造要求高且精,对于企业开拓新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出口的电热水壶发热盘与壶身是焊接为一体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以往判断焊接口是否漏水,都是通过加水静置的方法来观察,会耗费很大的人工和时间,效果却不佳。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吴桂华所在的团队潜心研究。经过前后半年的反复排查和调试,在多次试验后,他和同事终于看到了希望,并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该问题,完成了新的漏水检测装置。得益于这项技术创新,10秒就可检测完一个水壶,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牵头实施标准化管理

从业12年,吴桂华始终埋头专注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为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作,吴桂华带领团队深入车间,组织编写了《工艺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标准》《人员培训大纳》等各项企业标准,在公司内部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生产效率。

作为公司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吴桂华倾注于产品研发设计、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三大方面,在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他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吴桂华每天都要花费一半的时间,在车间生产线与一线的员工、班组长一起商讨和解决生产中碰到的难点问题和工艺问题。每周定期主持召开品质分析会议,发挥团队优势,落实解决各项问题,同时将客户投诉的问题列入重点跟踪。

“我们团队要抓住发展时机,提高创新效率,适应市场行业更新替代的趋势,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深感肩上重担的吴桂华说,今后会立足岗位,做好示范带动,带领整个团队发展进步。廖伟英

廉江十大工匠林家翘

26年养护公路优良率98%

“做啥事都要凭良心,自己该做的义不容辞。”林家翘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年,21岁的林家翘从父亲手中接过铁铲,成了公路养护战线上的“路二代”,这一干,就是26年。如今,他是广东省湛江市公路管理局廉江分局康城养护站站长,任职期间,他服务的国道、省道优良路况达98%。

养护战线的“路二代”

林家翘的父亲,是老一辈的养护工。子承父业后,林家翘曾先后到关垌道班、恒通水泥厂、良垌道班、铺洋道班工作,年被调到廉城养护站任统计,年任横山养护站站长,年调任廉城养护站站长。

26年一步一个脚印,从学徒到高级工,从普通职工到模范标兵,无论何时,只要一接到任务,林家翘总是第一个奔赴现场。

年,台风“彩虹”肆虐湛江,廉江突降暴雨,国道线路边的几棵树被狂风吹倒,堵在路上。国道线是排里桥往亭仔方向的交通要道,风雨刚歇,此时抢险救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到任务后,林家翘二话不说,一个人带着电锯马不停蹄地奔赴现场,随后通知站内职工抓紧跟上。他拿着电锯将大树锯断成块,靠着简单的工具和人力,将倒跨在公路上的大树成功转移,解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利用废渣节约养路成本

廉城养护站管养路段为廉江示范路,是通向湛江、广西的大动脉,养护任务繁重。林家翘带领职工坚持奋斗在一线,把公路养护得平整顺畅。作为养护站站长,林家翘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带领好养护队伍,提高养护站的管理水平。

资料收集、整理和保存是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每次出工时,林家翘会用手机拍摄照片,并标记地点、时间,配合纸质版记录,完善日常工作的记录,同时每月建档以备查询。

管养公路并不只是扫扫路、清清水沟,还有灌缝、填坑槽等。年至年,廉江大规模改善市政道路,清除了许多旧道的沥青路面。林家翘心想,日常公路管养正好需要沥青,收集这些废渣可以循环利用,节约成本。说干就干,两年间,林家翘与同事一道收集沥青废渣约立方米,利用这些处理后的废渣修补坑槽达平方米。

不仅业务上积极开拓创新,在干部职工的眼中,林家翘也是一位好上司和伙伴。养好路,首先要带好人。尽管工作任务繁重,但他经常与职工促膝谈心,尽力帮助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他还组织职工在道班里种菜,办好道班食堂,改善道班的生活,并买来图书、彩电,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以路为业、以班为家的良好氛围,把职工紧紧团结在一起。

刘梓薇

廉江十大工匠华茂涛

攻克难关提升环保发电效率

从事环保发电业17年来,廉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副总经理华茂涛始终坚持钻研技术创新。通过创新方案,带领生产技术团队对炉排拖动装置等进行技改,将生活垃圾焚烧能力提升至吨/天,每年生活垃圾处置量提升了约3.3万吨。同时,组织对余热锅炉等装置进行技改,年上网电量提升约万千瓦时,切实增强了廉江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置能力。

穿越树林8.4公里排查线路

回想起第一次查线路,华茂涛感慨万千。当时是夏季,10千伏线路遭雷电冲击出现断电。一想到断电对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影响,华茂涛就坐不住了。他马上联系供电局,自己也马不停蹄地加入线路排查队伍。

与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华茂涛带着发电厂的运行及检修队伍去排查后半段。华茂涛组织人员穿上防护服,戴上安全帽、望眼镜,并带上砍刀,深入密林排查是否有树障压线、接地等,绝缘磁瓶、防雷装置等是否有损坏现象。

就这样,沿着8.4公里的线路穿过丛林,华茂涛顾不上被蚊虫叮咬,一心只想着排查解决问题,马上恢复生产。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4个小时后发电厂恢复通电,能够正常处理垃圾了。如今每到雷雨天气,华茂涛早早就会提前做好准备,保证廉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运营。

推动技改提升垃圾焚烧能力

走进廉江市横山镇的垃圾储存焚烧车间,深不见底的巨型垃圾储存仓库映入眼帘,只见宽5米、高3米的机械抓手缓缓落下,像菜刀一样锃亮的5个爪子一头扎进垃圾山中,拎起垃圾投入温度达到0℃的焚烧炉里。

垃圾焚烧处理是一门技术活,生活垃圾运进焚烧厂后并不能立即进行焚烧,需要先经过发酵降低水分提高热值后,方可被投放到炉中焚烧发电。遇到雨天或者潮湿天气,垃圾水分增多,燃烧难度变大,需要提高发酵时间。

“电厂每天收集来的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坑后,一般会先堆放三四天发酵,再由巨型垃圾抓斗送入炉内燃烧发电,垃圾处理过程中无需添加煤等任何助燃物,垃圾焚烧产生的电将全部输送到电网。”华茂涛介绍。

华茂涛坚持并专注于设备技改创新,经过多次实验数据及摸索,带领锅炉工程师、热工工程师完成炉排拖动装置、液压系统、下渣输送系统、炉排间隙调整等技改工作,生活垃圾焚烧能力稳定提升至吨/天,极大提升了生产能力。廖伟英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8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