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油

古人用纸糊窗,为何刮风下雨纸不会坏里头究

发布时间:2022/8/5 19:00:05   

在古代,人们多用纸糊窗,而这纸之所以能抵挡风霜雨雪,里头还真大有玄机。

纸窗这种东西,我们在观看古装影视剧时经常见到。而且剧中常有人物一指戳破窗户纸偷听的情节。

很多人看到这里,难免要好奇,这么轻轻一戳就破的窗户纸,是如何挡住风雨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蒙窗历史。

如今,我们所见到的窗户,都是玻璃材质,玻璃不仅透光性好,还不透风不渗水,保质期长,最重要是价格合理。

然而,玻璃这玩意儿,在我国被广泛使用的时间最多也就一百多年,在此之前,玻璃着实是件稀罕物儿,非皇天贵胄、达官贵人不可拥有。

即便如此,那时候的玻璃也并非是用来当窗户的。真正能用玻璃窗的,也只能是富有四海的帝王,据说到了雍正年间,紫禁城的部分窗户才安上了玻璃。那还是皇宫内自己的玻璃制造厂造出来的,宫外头,玻璃仍旧是珍贵物品。

这一点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就能感受到,王熙凤的一座玻璃炕屏,连宁国府这等人家都没有,贾珍要接待一位重要的客人,还特意来跟王熙凤借去装点门面,要不是王家负责管理海关货运,只怕也难得这么件宝贝。

在玻璃如此珍贵的年代,人们当然只能用纸糊窗了。

需要说的是,虽然西汉时,蔡伦就发明了造纸,但是因为产量不足,很长一段时间纸是无法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的,那时候的人们书写,还得和简帛并用。如此情况下,纸是不可能用来糊窗的。即便有,也非常的罕见,所以史料中鲜有记载。

到了北宋,才出现关于纸窗的记载,而且多见于诗词之间,譬如宋人王禹偁的《今冬》有云:“白纸糊窗堪听雪,红炉着火别藏春。”陆游《新治暖室》中的“小堂稳暖纸窗明”等等。

那么在用纸糊窗之前,人们都用什么蒙窗呢?

最早期,窗子是用一块木板做成的,白天将其吊起来采光,夜里便放下来防止野兽进屋,这种窗板被称为“吊搭”。

再往后,有用云母的,这是一种天然矿物,可以剥成一层层薄片,因为薄所以可以透光,有“千层纸”之称。但因为是矿产,所以价格非常昂贵,也就富贵之家才用得起。用云母蒙窗的人家,一般是蔡伦造纸之前。

有用窗贝的,这是一种比较大且非常扁平的贝壳,壳面薄而且透明,具有极强的透光性。能用窗贝的人家,多是沿海地区居民。

还有用鱼枕明角的,这真是一种奇思妙想,乃以鱼类的软骨、鳞甲等物,浸染蒸烂后压成薄薄一层,干硬后便成了一面透明的胶质板,可用于镶窗。

最常见的,还要数纱窗和绮窗,这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能见到,需要说的是,用这些丝织品蒙窗的,也只能是豪门大户,譬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纱窗,是用珍贵的软烟罗蒙的,那可是王夫人都没见过的稀罕物。

最后是使用最广的蓬窗,乃竹草编制而成,因为价低,甚至可以自己编制,所以常见于平民家中,那时候平民的屋子也多为砖瓦茅屋,用蓬窗刚好匹配。

此后,随着造纸技术越发精进,原材料得到更多发掘,纸的产量越发充足,到明清时期,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用纸糊窗了。

可是,我们知道,纸乃薄脆之物,它又怎能做到风刮不破,雨经不烂呢?这里头有几个奥妙:

第一,糊窗的纸质比我们想象的坚韧

说到纸,我们会习惯性认为它们都是很轻薄的,吹弹可破。然而在古代,因为造纸技术还不够精进,人们用的纸,大多都是韧皮纸,粗糙且厚密。

乾隆时期高丽纸

像北宋年间楚地的谷皮纸和吴越的藤纸,厚密且沉重,在被用于书写完后,很多人便用来糊窗,王安石就说过:“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因得减书囊。”

后来,民间学会了让纸更加坚韧厚实的技术,便是将日常生活中剩下的碎布、旧纸、烂纤维、棉麻树皮这些边角料,捣碎后浸染到软烂,经过一道道的程序,让其变成坚韧且厚实的麻纸。再将其糊在窗上。

当然,还有一种常被用于糊窗的纸,叫高丽纸。

高丽纸产于朝鲜,唐宋时就传入中国了,当时说是用“棉、茧”为主要原料。高丽纸有精制的,这种纸白亮如缎,可以书画。而粗制的表面毛糙,坚韧得像皮革一般,不易撕碎,非常适合用来糊窗。但是那时候高丽纸价格还很昂贵,所以用于糊窗者并不多。

到了明清时期,高丽纸成为了糊窗纸的主力军。仅说这紫禁城,绝大多数门窗都是高丽纸糊的。在《乾隆会典》中就有记载,紫禁城外朝的三大殿门窗,每年必须用高丽贡纸糊一次。

到了清朝晚期,高丽纸糊窗仍旧非常流行,时人缪润紦在《沈阳百咏》中就曾写过“高丽纸白快糊窗”这种句子。

第二,厚实的纸质再加工

虽然厚实坚韧,但毕竟是纸,防风沙可以,若经雨雪一浸泡,终归要烂掉。怎么办?

别急,古人有的是智慧,还有第二道工序呢。那便是将这些窗纸变得“油水不进”。怎么做呢?

有的刷上桐油,不仅可以防腐,能增强纸质硬度,还能防水。范成大的“万壑无声海不波,一窗油纸暮春和”,说的便是这样的窗纸。

若是不产桐油的地方,也可以涂上黄蜡,蜡纸一样能防水,陆游的“灯笼蜡纸明空堂”说的便是这个。

此外还有用豆油涂抹的,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前,东北很多地方还在用豆油涂窗纸,这样可以防雨雪。

值得一提的是,在风雪多的地方,人们为了防止雪化后浸湿窗纸,很聪明地将窗纸贴在窗户外面,如此便不会有窗棂积雪的可能,窗纸自然不会被其浸湿。这也是东北三大怪之一,所谓的“窗户纸糊在外”

桐油纸

哪位要问了,既是如此,那为何影视剧里有的窗户纸还能一戳就破呢?两个缘故:

第一,这窗户纸,是暖阁内的窗户纸

因为暖阁内无需顾忌雨雪,有些宫室官宦为了美观,选择用昂贵的白纸糊窗。譬如明人陆容的《菽园杂记》中就记载:

“闻天顺间,有老内官自江西回,见内府以官纸糊壁,面之饮泣,盖知其成之不易,而惜其暴殄之甚也”

这官纸,便是书写的白纸,轻薄且白亮,别说不堪骤雨狂风,便是轻轻一点,便会破裂。

养心殿东暖阁内景

第二,是这窗纸已经老化

即便本质坚韧,外加用油蜡做了保护,但经年风水日晒雨淋,必然容易老化,这纸一旦老化,便很脆弱,别说刻意去戳,就算一只苍蝇一只蜜蜂也能撞破。所以民间的窗纸,是要经常更换的,一般一年糊几次,尤其到了腊月,必是要认真新糊一番的。旧时北京有句歌谣:“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这扫房日的主要大事便是扫房糊窗。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窗户纸的一些小知识,小小一张窗户纸,其中却蕴含着祖先们的大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1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