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防腐油 >> 防腐油介绍 >> 什么是干膜厚度,标准是如何定义
今天和大家聊聊什么是干膜的厚度,以及看看各大标准中是如何定义的。
在ISO中,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年版的标准中,将干膜厚度定义为:涂层硬干后保留在表面上的涂层厚度,这个定义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干膜厚度的一个共识。
同样,在ISO“色漆和清漆”,防护油漆系统对钢结构的防腐防护,第五部分“防护油漆系统”的年版标准中,将干膜厚度定义为:涂层硬干或固化后保留在表面上的涂层厚度,但是,在有关“干膜厚度”章节的备注中,还描述到。根据仪器校准、测量方法和干膜厚度的不同,钢材表明的粗糙度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标准要求,除非有关方另有约定,否则检查粗糙表面干膜厚度的方法和程序,应符合ISO的规定,而热浸镀锌表面的涂层干膜厚度测量则应符合ISO的规定。并且,除非另有约定,否则应该引用ISO中所描述的厚度验收规则。
干膜厚度,在ISO“色漆和清漆防护油漆系统对钢结构的防腐防护,粗糙表面干膜厚度的测量和验收标准”中被定义为,涂层硬干后保留在粗糙表面波峰以上的涂层厚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标准中,引入了一个校正值,以补偿粗糙表面对于干膜厚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根据这个定义内容,所谓的干膜厚度其实是指,粗糙表面所有波峰以上的涂层厚度,在ASTMD“应用于铁基金属的非磁性涂层和应用于非铁基金属的非磁性非导电涂层的干膜厚度无损测量的标准实施规程”中,将干膜厚度定义为,从基材表面测量的涂层或材料层的厚度,同时,定义还备注到:如果基材的表面被粗糙化,则干膜厚度则被认为是表面轮廓的波峰以上的涂层厚度,因此,涂装技术规范中所谓的干膜厚度,应该十分明确其具体的定义,或者明确其应该引用的参考标准或实施规程。